上月26号,由NETFLIX制作出品电影《Seoul Vibe》上线。当时冲着海报上浓浓的80年东岸HipHop风格、「Drive Back To 1988」 的Slogan,以及刘亚仁的演技保证,我忙里偷闲找了个下午把电影看了。emmm...怎么说,豆瓣开局5.2分着实有点惨,毕竟很多人都是抱着看《速度与激情》的心态,但作为潮流媒体从业者,我其实从另外角度在电影中发现了一些亮点。
没有鞋带的金标Superstar和Air Jordan 3白水泥,搭配着Kangol经典Bucket Hat,和不太多见来自Stussy、Tommy Hilfiger、Champion、NIKE、adidas等80年代的Vintage套装,再由Run-DMC的《You be Illin'》,Davy DMX的《One for the Treble》和Eric B. & Rakim等音乐线索串联,《Seoul Vibe》本质上是架空在1988年汉城的“美国80、90年代街头Vibe”。
如饰演主角的刘亚仁在新闻发布会中所讲,「《Seoul Vibe》是一部有趣且无脑的影片,它没有传达什么深刻理念,但确实展示了当时的一些重要历史元素」,动作飙车戏码的背后,其实是部充满复古格调的时髦电影。我看到很多粉丝都在为刘亚仁鸣不平,“我家哥哥堂堂青龙影帝竟然拍这种剧本”,但我反倒想换个思路,假如真就要拍这样一部电影,除了刘亚仁,还存在更适合的人选吗?
众所周知,韩国艺人公司就是个巨大的造星机器,批量、精准、完美地“制造”着一批批偶像练习生,这是K-POP长久立于世界娱乐不败之地的根基,但亦是瓶颈。所以我们见识到那些真正在时尚语境下被肯定的K-POP Stars,无一不是个人气质极强的“异类”,比如BLACKPINK、G-DRAGON、Dok2、吴赫、刘亚仁。
而在诸位中,刘亚仁似乎又成了“异类”中的“异类”,作为在美国《纽约时报》“2018年十大最佳表演”评选中唯一入围的亚洲演员,他并不只是专业素质过硬的单一偶像,演员、明星、艺术家、主编、诗人、创意总监、商人,就连不同场合下称呼自己也会有刘亚仁(艺名)和严弘植(本名)之分。正如他曾在《DAZED CHINA》的媒体采访中写到「不管怎样,好像每个人都需要不同形式的演技,明星和演员的差距仅此而已。我想在不同情况下,愉快并且享受地完成我选择的责任和角色」。《老手》中嚣张跋扈的财阀阔少,《燃烧》处在社会边缘的迷茫青年,又或是《Seoul Vibe》喜欢HipHop的飙车徒,他有着比其他演员更多元但又严谨明确的实力和魅力,这是他有别传统演员的特质,也是对待这个世界的方式。
这种“异类”气质在中国本土商业品牌中同样存在,就是CROQUIS(速写)。去年夏天,刘亚仁出任CROQUIS(速写)品牌代言人,并为“美丽不应拘束于标准规则”的21秋冬「美丽新世界」系列带去和谐演绎。如果说首次合作CROQUIS(速写)看中的刘亚仁作为演员角色下的多样气质,那最近与其艺术工作室Studio Concrete的联名系列,瞅准的则是他生活角色下的能量。 Studio Concrete 混凝土下的平凡能量
Silver Factory 在艺术语境中,「Factory」常常让人联想到波普艺术家Andrew Warhol在60-80年代间位于纽约的工作室。1963年,受Billy Name公寓装潢的影响,Andrew Warhol用铝箔和银色喷漆在纽约东47街231号的5楼,设计了名为“Silver Factory”的工作室,它不仅是因为这是他出产最多版画艺术、电影的居所,还有其声名远扬的派对世界。
一场在Silver Factory被警察叫停的Party 1964 银色代表未来、激进、反射与阻断,在政治环境喧嚣混乱的60年代,Silver Factory为身在纽约的艺术家、作家、演员、音乐家、自由思想家,提供了被艺术隔绝于现实之外的乌托邦空间,Lou Reed、Bob Dylan、Mick Jagger、Truman Capote都是当年的派对常客。摆脱所有抑制与阻碍,「Factory」见证了纽约的反文化崛起。
Studio Concrete 2014年,刘亚仁与身边多年从事艺术、设计的朋友们共同创立了艺术工作室Studio Concrete,不能说完全受Andrew Warhol的影响,但无论是命名还是初衷都和「Factory」有着些许相似之处。首先是名称中Concrete的形容,它既有“混凝土”般普通、平凡、大众的寓意,也代表着有形与具体,总结起来就是脚踏实地。「艺术看似自由,但首尔艺术氛围自始至终有着一层模糊的屏障」,刘亚仁希望 Studio Concrete可以成为一个没有枷锁束缚的艺术空间,为此他改造了一栋位于首尔龙山区汉南洞的红砖别墅,将艺术画廊与咖啡馆同时凝聚在一层,告诉公众展示与欣赏艺术的自由,就应该像喝咖啡一样简单。
HAPPENING by Kim Jaehoon
FLOWERS & FORTRESSES by Casper Kang
HOUSEWARMING by Jang Hosuk
A NOW by Young-Nam Song,Seulbi Kim
Petrichor : Petricor by Sinae Yoo 做艺术最重要的是作品,如果说「Factory」的活跃派对浓缩了现代美国艺术风格,那刘亚仁同样希望Studio Concrete能够成为韩国艺术成长的见证者。在Studio Concrete筹划策展的这些年来,工作室的大半精力、时间、金钱都花费到支持与倡导韩国本土艺术家们的作品身上,刘亚仁认为这是他主理人角色「回馈社会的方式」。
HISTORY OF UNDERCOVER T GRAPHICS by Jun Takahashi 而作为与时装艺术密切接壤的空间,Studio Concrete同样是许多时尚品牌面向韩国公众传递概念的话筒。如我印象比较深刻的「HISTORY OF UNDERCOVER T GRAPHICS」,Jun Takahashi借Studio Concrete将1990-2014年所有的T恤图像设计带进大众视野,以此分享品牌诡异怪诞的精神世界。
Translation by VOGUE X BALENCIAGA X Studio Concrete 又或是为庆祝《VOGUE Korea》成立20周年之时,带来VOGUE X BALENCIAGA X Studio Concrete三方合作展「Translation」。彼时Demna Gvasalia刚刚走马上任BALENCIAGA的创意总监,三方以英国摄影师Mark Borthwick为BALENCIAGA 2016早秋(Demna Gvasalia给BALENCIAGA做的内部秀,也是其第一支品牌作品)拍摄的未公开作品为纪念,庆祝《VOGUE Korea》与BALENCIAGA迎来的新纪元。
事实上光有场地与作品似乎还是无法解决艺术与公众间的天然隔阂,无论是策展、艺术界,或是品牌与艺术家之间的商业合作,那些值得被“收藏”的艺术依旧只是部分阶层才能享受的文化。
于是Studio Concrete在创办5周年纪念之际,宣布开展了最代表工作室秉性的实验项目「CONCRETE 1111」。Studio Concrete以旗下艺术家Chul-Hwa Kwon「TANGO」展览中的136 件作品为对象,尝试“以物易物”的全新艺术品交易模式:无论国籍、性别、年龄、有无参与艺术活动,任何人,任何有形的(如金钱、或其他实物)或无形的(专利技术、权利、时间、服务等)事物,都可以申请交易。而所有被记录下来的交易方式与内容,共同组成了这支带有社会性、集体性、可持续性价值的集体艺术作品。刘亚仁与他的Studio Concrete用艺术方式对当代“艺术”价值带去了全新的界定标准,并强化了大众审视艺术价值的权重,这是“混凝土下的平凡能量”。 SERIES 1 TO 10 是产品也是艺术企划
发掘新艺术家、扩大创作者受众、普及艺术增加与公众间的亲密度,Studio Concrete一门心思扎进复兴韩国艺术文化的重任,但别忘了人家可不是什么“福利机构”,除了刘亚仁靠演戏赚钱输血,贩售艺术家周边亦是工作室的主要来源,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企划便是「SERIES 1 TO 10」。
不管真假,我估计不少人都见过这背后印着巨大阿拉伯数字的一系列单品。「SERIES 1 TO 10」最早推出于2015年,一档讨论情绪与数字关系的产品企划。我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谓的幸运数字,或因私人经历导致对某种数字情有独钟。比如我喜欢的数字8,看中的就是它的发财寓意,和万事只要做到8分就能让绝大多数人都皆大欢喜的处世之道。而刘亚仁最初想要创作这档产品的动机,还是来自偶然听到好友Vivian与她男朋友间的一场对话:“How do you feel,1 to 10”?
朋友的偶然对话显然触碰到了刘亚仁作为演员擅长的共情面,每个穿梭在大城市的生物,最先学会的就是压抑情绪,他希望「SERIES 1 TO 10」成为每个城市动物心灵出口,「让我们能够大方谈论自己的日常情绪并表达感受,即使是度过了糟糕一天」。企划的首支作品SERIES 1 TO 10 ver.1就是将数字与情绪联系,从1到10,每个数字代表一种状态。刘亚仁和他的Studio Concrete用最简单的方式传递着都市青年人最私密的情绪诉求,开启了「SERIES 1 TO 10」不仅是产品更是艺术企划的第一步。
1|LOW2|EMPTY 2|EMPTY 《裸女跪在红色沙发前》 《从后面看的女人(1888)》
3|BLUE 4|LAZY 《年轻的学徒(1918)》 《阿涅尔的浴者(1918)》
5|BALANCE 6|HOPE 《水仙花(1599)》 《吹肥皂泡的男孩(1867)》
7|DANCE 8|SUPRE 《舞蹈课(约1870年)》 《维纳斯和丘比特》
9|LOVE 10|HIGH 《吻(1898)》 《自画像——笑(1907)》
既然是“艺术”企划,为何不直接就与真正的古典艺术结合?在SERIES 1 TO 10 ver.1备受追捧的两年后,Studio Concrete相应推出了「MASTERPIECE」(大师系列)。以具体的数字、情绪、色彩去捕捉过往古典绘画中隐晦神秘的情感流露,是Studio Concrete为现代人解读过去大师佳作献上巧思,就好像若不是有着Empty的提示,或许我们很难理解丹麦画家Vilhelm Hammershøi借女人全神贯注做事去倾注空虚感的精妙。刘亚仁和他的团队用很当代艺术的方式拉平了公众与大师的鸿沟,正应了他们的初衷,让欣赏艺术就像喝咖啡一样简单。 CROQUIS(速写) Studio Concrete SERIES 1 TO 10「GROCERY」
出于我的理解,刘亚仁很像韩国版“藤原浩”,属于外人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的节奏。藤原浩最厉害的地方从来都不是拿着Fragment Design的闪电Logo到处“盖章”,而是领先行业的概念与想法。刘亚仁和他的Studio Concrete有着相似的格局,「SERIES 1 TO 10」说白了就是简单的Logo印花Tee,但在Studio Concrete多年的艺术投资和超前尝试下,成为了处在大众消费品与当代艺术间的平衡点。
CROQUIS(速写)X Studio Concrete 今年8月,几乎不做联名且及经常从多位面视角观察青年文化的CROQUIS(速写),宣布与刘亚仁及其艺术工作室Studio Concrete,以复刻联名的方式将 SERIES 1 TO 10企划的第三系列「GROCERY」(食物系列)引入国内。酸黄瓜、西兰花、沙丁鱼罐头、炒面、寿司、幸运饼干、汉堡、泡菜、生蚝和奶昔,CROQUIS(速写)与Studio Concrete共同打造了一系列定番形态的Tee与帽衫,其中帽衫还是韩国并未发售的独占款。作为当年上架就Sold Out的爆款,如今终于有机会原价入手。
1|LOW 2|EMPTY 酸黄瓜 西兰花
3|BLUE 4|LAZY 沙丁鱼 炒面
5|BALANCE 6|HOPE 寿司 幸运饼干
7|DANCE 8|SUPRE 汉堡 泡菜
9|LOVE 10|HIGH 生蚝 奶昔 相比于ver.1系列的直白和「MASTERPIECE」的深刻,「GROCERY」通过感性食物去表现情绪的创意方式更加轻松、玩味且市井,为此刘亚仁还为「GROCERY」系列赋予了「EXPRESS NOT IMPRESS」(去表达真实感受,生活并不是模糊印象)的价值观。还记得之前我在《造型示范|CROQUIS(速写),置身于「日常」的观察、感受和思考!》中写道:「将自己置身于「日常」之中去观察、感受和思考 ,再将所得融入到设计,才是今天CROQUIS(速写)创作灵感的真实取材」。果然CROQUIS(速写)和刘亚仁不是单纯的代言合作,「GROCERY」系列就是双方现实体悟的不谋而合。 结语 有和我一样喜欢数字8但极讨厌泡菜的吗?评论区告诉我你的情绪数字和食物是什么吧! |
热点资讯
点击排行